記憶高雄-打狗在地故事館
立即選擇區域,探索高雄的記憶
關於計畫

「記憶高雄」(Kaohsiung Memory)網頁設置的緣起,主要來自106學年度教育部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」(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, 簡稱USR),USR期待大專院校能夠走進社會,與在地社區進行更實際的互動,讓一般人可以接觸到學院中的專業知識,同時也讓專業知識能夠轉化為常民能夠運用的資源。該計畫希望大學走出校園,了解社會變遷和產業發展的脈動,透過對於在地關懷、公民議題等參與,反過來深化大學的專業知能。

「記憶高雄」最初由中山大學「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」提案「高雄舊港新灣社區實踐的知識轉譯與重構──PACE方法論的再開展」計畫(2017/8/1-2018/3/31),本網頁則為其中「社區藝文實踐」的部份成果。在本子計畫中,透過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必修課《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》(一)(二)課程,於106學年,透過田野調查深入舊鹽埕社區,並且透過報導社區歷史與發展,串連地方,進而參與並開展相關的文化活動,凝聚社區共識、帶動地方藝文發展。

除了記憶高雄網頁的設置,本計劃同步設計「鹽埕在地故事行動APP」專案。關於APP的部份,主要分為兩個部分:第一部分是往下延伸的歷史、文化與資訊的試驗活動:由中山大學社會學系「社會調查」課程往下延伸,透過大學和各級學校(主要為高中、高職和技術學院)的課程合作,蒐集、記錄在地故事,讓學子先尋找「有故事的人」、「說故事的人」,例如鹽埕在地的文史工作者、地方上的耆老等,透過聆聽故事,以手機錄音或錄影,取得在地的故事後,集結成影音資料庫。反過來,不同階段的學子將來也都是「說故事的人」,每位參與的學生都是這座城市的導覽員。透過在地故事的蒐集,學生理解自己生長土地的過去和未來;另一方面,藉由聆聽自己親友的故事、在地耆老的生命經驗,讓「世代」(generation)之間的聯繫與交流得以可能。

第二部分則是設置完整的鹽埕在地故事APP,包括Apple與Android系統,APP所提供的資料與記憶高雄的網頁同步,除了地圖、景點的文字與影音介紹,還包括「輕旅行」的不同路線規劃,提供未來到鹽埕的觀光客,都能夠輕鬆下載,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口袋導遊。未來,「記憶高雄」的網頁將持續擴充與充實,期待APP的製作也能同步更新。「記憶高雄」以舊鹽埕作為出發點,先擴及旗津、鼓山(即所謂「旗鼓鹽」),然後朝「高雄學」的目標持續邁進!

 

Google Play下載  App Store下載  

話說舊港區

高雄港的「舊港區」,目前沒有明確的指涉範圍,多半指日治時期高雄港築港後的範圍,包括哈瑪星、鹽埕、苓雅、戲獅甲等港區,也就是目前市府「亞洲新灣區」的主要範圍。

實際上,築港之前,高雄港船隻多停泊於旗後、哨船頭,但築港後兩區域因無碼頭設置,發展與後來高雄港碼頭不同。但從歷史考究,兩區域應是高雄港最早發源地,1683年開港後,外國商船多停泊二地,尤其是哨船頭逐步成為外商聚集地,如今仍留下「打狗英國領事館」著名景點。

1908至1912年的第一期築港,台灣總督府以填海造陸方式,新築哈瑪星地區,配合縱貫鐵路通車及新碼頭設立,以海陸聯運方式,讓高雄港成為台灣南部貨物轉運中心,快速發展,日人也多移居至哈瑪星地區。

在此之後,總督府繼續填築鹽埕、苓雅兩區域,也帶動高雄於1924年設市,成為高高屏地區行政、經濟中心,哈瑪星飽和之後,市區中心向鹽埕發展,哈瑪星、鹽埕成為日治時期高雄發展主要區域,迄今仍保留許多老建築及文化。

除鹽埕、苓雅外,日治末期填築的戲獅甲地區,為配合戰爭所設立的軍需工業區,日後成為台灣最主要的工業區,台塑最早工廠即誕生於此。

隨著台灣及港區產業的變化,舊港區面臨產業老舊及大型貨櫃輪無法停泊等困境,1999年政府推出「多功能經貿園區」,以文化休閒、貿易、流通業重新定位舊港區及戰後新築的中島商港區,2011年更推出「亞洲新灣區」加強舊港區開發,如今已有駁二等區域獲得肯定,全台首座輕軌捷運也貫穿其間,展現出舊港新生的新風貌。

(作者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王御風)
 

前往觀看地圖